1. 个人备考情况
本人法学本科毕业,经历四次客观题,两次主观题,最终于今年主观题低分飘过。去年的主观题成绩为73分,今年从8.20号开始准备,最终成绩110(如下图)。
2. 学习方法以及心得
以下方法为主观题备考历程以及个人感受(ps: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个人基础参差不齐,务必对症下药)
(1)2023年:由于我去年客观题198分,当然我觉得当时可能客观题也过不了,所以在等成绩期间玩的很开心,等查到客观题成绩的那一刻,我就开始去扒各种经验贴,当然了,那种《在职宝妈零基础两个月过法考》那种经验贴不适合我,我更需要的是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如何搞定主观题,但是实际备考情况乱七八糟,最后考试成绩也不理想为70多分,那也在预期之中,因为我的客观题全靠小法撑门面,考198也是预料之外,此时我认真回想了我的第一次主观题备考过程,准备时间短,资料不齐全,做题少,考试的过程暴露的问题就更加明显,没有合理安排答题时间导致23年的题目没有做完,然后法思想破天荒的两道题导致时间浪费更严重,最后加上打字慢的问题,我行政法答了一半,因为我本身就不擅长刑法,所以刑法是安排最后做的,刑法的题目更是没看到就被迫交卷了。
(2)2024年备考经历:
经过上述反思我决定2024年早点开始,但其实也没有那么早,因为上半年找了个律所去做行政,因为我经过四年的选择民法、刑法、行政法、刑诉法、以及民诉的老师已经确定人选,只是理论法的老师还在犹豫,但是这些老师决定我需要报最后报众合的内部班,所以这里很重要,你需要通过老师去选择报哪个机构。然后我就根据我的老师的情况,选择的众合的百日冲关班,班次我记得是从6月份开始(具体我记不清了,可以去竹马官网上看下今年的开始时间),综合衡量以后我就报了这个,很贵是真的,但是我的老师大部分是众合的,没有办法。报班的时候需要详细查看下课时时长,授课老师是技术流的老师还是教辅老师,主干课程必须是你选定的老师授课,以众合为例必须是技术流老师(就是柏浪涛,孟献贵等),然后看清楚课程配置流程,既然六月份开始,内部课的课时比公开课的课时要少,完整的备考流程你认真跟的话是可以走完的,所以你需要详细看课程配置详情,如果要报班的话。
因为6.7月份天气原因很热,我一直拖到8月20左右才开始,虽然前期零零散散做过历年真题,但是这时候内部版已经到了《真题破译》(参考今年的百日班课程安排)后期,就是商法的历年真题做题的讲解阶段了,我很慌,然后咨询了班主任老师和家长的意见,最后的结论就是历年各科真题是一定要做一遍的,最起码要做一遍,然后8.23号的时候正常跟着众合小程序(报百日班的话每天众合小程序会有学习规划)的学习规划向下进行,就是每天在完成当日安排的情况下需要补做真题,所以在这里要告诉各位,主观题备考尽早开始,尽早开始,今早开始!!!不然后续的任务量无异于女娲补天。然后后续的学习就像我说的跟着众合内部班计划往下走,9月左右的案例指导也就是《案例指导》那两大本书里边的案例,然后10月份的专项突破和法条定位,最后是技术流的老师案例带写阶段,最后案例带写阶段的课我也没有听完,当然题目是大部分做完的
3. 报班体验
技术流老师的授课水平没有话说,因为主干的课程都是技术流老师授课,所以这里再次提醒报内部班的时候务必问清楚视频课的授课老师!!!,期间每科会有一两次人工批阅的机会,我买的课程这人工批阅是教辅老师批阅,大部分老师的批阅还可以,因为我不太纠结分数,我只管批阅的对不对。然后班主任老师有求必应,但主动给你打电话的次数是很少的。如果让我给服务打分的话就是及格分。因为如果不是我的班主任老师兜底,我会很难受。(以上为个人感受,没有诋毁任何人的意思)
4. 备考心路历程
是的,课是6月份买的,是从8月底才开始听的,所以各位,尽早开始,尽早开始,尽早开始。
做题是要贯穿始终的,这里提醒各位,如果你选定好了老师,当然我都考了五年了,什么老师没听过,本人实惨。选定了适合你的老师,你就要跟他的资料,跟他的题,不太建议你听了这个老师的课,学了这个老师的方法,最后去做别的老师的题。尤其后期资料满天飞的时候,后期你换老师的代价非常大,除非这个老师你实在听不懂,学不会。前期可以先做小题,中期就要开始做单科大题,后期就需要套题练习。
然后如果你打字很慢,像我前期一样,一指禅,你需要买一个二三十左右的键盘,提高打字速度以防考试的时候答完。每天要敲字做题,做题的同时要训练打字速度。
备考累的时候可以看看经验贴,注意矛盾的特殊性,适合他人的不一定适合你,你需要的是多看经验贴,然后抽出有共性的东西,加以实践,有效就坚持,无效就抛弃。看经验贴,可以及时帮助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修正错误,改正心态。也不一定每天都看,当你遇到瓶颈的时候可以翻出来看下。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
心态问题,就像柏老师说的,在因上努力,在果上随缘。你备考的时候不要去担心,考不上怎么办。你备考的时候需要担心今天的任务能不能完成,制定合理的目标,量化每天的任务,每周,每月及时总结学习情况然后修正自己的学习。当然刚开始备考的时候你说一天干10小时,不现实,比如我进入状态慢,刚开始的几天可能也就每天3.4小时,但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前期3.4小时你举觉得累,后期慢慢的5.6小时,7.8小时就适应过来了。当然我是全职备考的。
记住孟老师的那句话:不攀比看自己。自己比昨天有进步那就是成功。不过你实在心态有点崩,可以在微博上求你的老师安慰,左老师一般都会回,哈哈哈。我有一次在微博上被打击到了,就是满微博求老师安慰。
最后就是合理安排答题顺序,这个答题顺序需要你自己摸索适合你自己的,特别提醒,可能某年某科的题目异常简单,简单到你没有学好你都知道怎么答,而有一科你胸有成竹到考场发现这题非常难,那就需要你动态调整做题顺序。但不要超过每道题固定的答题时间,在做题之前总览一遍每科难易度对你决定答题顺序有帮助。
上述意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