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一财经报道,记者日前多方确认,新华人寿原董事长万峰已经失联。记者多次拨打万峰手机,已无法联系上。
万峰可谓保险业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将。1958年出生,其近40年的职业生涯中,在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的发展历程中都曾有过属于万峰的时代。
01
掌舵国寿6年半
公开资料显示,万峰,1958年4月出生于吉林长春,1975年下乡,1978年进入工厂,同年考入吉林财贸学院(吉林财经大学前身)金融系学习,1982年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毕业当年,万峰进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吉林省分公司开始从事人身保险工作。1982年9至11月,刚刚恢复国内保险业务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西安举办首期人身保险讲习班,为期两个月,万峰就是其中学员。
由于成绩优秀,1983年,万峰被派到美国友邦保险公司香港总部学习精算实务,在友邦保险公司总精算师李达安的指导下学习精算实务,为期半年。1988年,他将自己的讲义整理成书——《寿险基础数理》,据称这是国内第一本精算教材。此后多年,万峰还主编 《寿险公司经营与管理》;编译《日本寿险数理与实务》、《日本寿险会计》。
1989年,万峰被中国人保总公司派往香港。在国内保险业对外开放初期,万峰先后任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香港分公司助理总经理,太平人寿保险公司香港分公司高级副总经理;
1995年,中国第一部《保险法》诞生。1996年,根据《保险法》关于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分业经营的要求,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承继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全部人身保险业务和重组17家地方寿险公司的基础上组建成立,进入了专业化经营时代。
1997年,万峰担任中保人寿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总经理。据业内人士评价,万峰在出任深圳分公司一把手期间,积极推动营销体制改革,改变了当时坐等顾客上门的经营方式。1999年至2006年,中国人寿深圳分公司牢牢占据深圳市场的龙头老大位置。
在工作的同时,万峰不断学习,2000年获香港城市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3年获南开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
2003年,凭借出色的业绩,万峰升任中国人寿副总裁。自2006年1月起担任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同年6月担任中国人寿执行董事。
2007年1月,中国人寿回归内地上市。中国人寿前总裁吴焰辞去总裁职务后,时任执行董事兼副总裁的万峰受命主持中国人寿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8个月后万峰正式升任担任总裁。
彼时,万峰已在保险行业打拼20多年,无论是产品开发、精算、投资还是后台管理、信息系统、公司发展战略,万峰都有涉猎,对寿险的整个业务条线都有深入了解。这些经验成为万峰执掌中国人寿最有利的优势之一。
作为一名保险老将万峰深知保险保障属性的重要性。初任中国人寿总裁的万峰,在规划中国人寿结构调整与业务发展方向时便提出,坚持以发展传统型和分红型产品为重点,适度发展投连、万能等衍生型产品;坚持以发展长期性期交业务为主,注重实现业务结构的平稳优化。
任职6年后,2014年,万峰决定离开中国人寿,彼时业内对其离任的原因众说纷纭。业内人士表示,万峰离职期间的国寿正在经历调整期,面对市场上其他保险公司的崛起,保证市场占有率尤为重要,这与万峰的经营理念有所差异。后期,中国人寿在万峰离职公告中否认了万峰与董事会存在意见分歧。
回顾万峰任职中国人寿的十几年,国寿经历了高速发展期,也经历了改革低迷期。出任总裁的六年半时间内,先后经历了杨超、袁力以及现任杨明生三任董事长的管理时代。杨明生评价他,“精通业务、经验丰富、善于学习、勤奋敬业”。
02
力推新华保险“两步走”
离开中国人寿后,2014年8月,万峰被聘任为新华保险总裁(首席运营官),并被提名为第五届董事会董事。
对于为何邀得万峰加盟,原新华保险董事长康典曾在接受《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万峰“很专业、有斗志”,从年纪上正值年富力强,他的到来对新华保险是好事。
2016年1月12日,万峰获选第五届董事会执行董事候选人,一个多月后,万峰当选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成为新华保险成立以来第四任董事长。
彼时,正是新华保险缩量保质、全力转型的时刻。执掌新华保险后,万峰提出“规模稳定、价值增长、结构优化、风险可控”的转型基调。
2016年底,万峰首次对外阐述了新华保险未来五年的“两步走”战略,即:第一步是2016-2017年的转型期,将以期交和续期保费增量逐步替代趸交保费,初步建立期交和续期拉动业务发展的模式;第二步是2018-2020年的收获期,形成续期拉动发展的模式,着重发展长期期交业务,加大业务结构调整。
在2016年的业绩发布会上,万峰给公司的转型成绩单打了90分,并表示,保费收入之所以仅有0.6%的增长,是因为消化掉了“不想要”的保费。这是转型过程中的“有意为之”,并非被动下滑。这一年,新华保险趸交业务减少、首年期交业务、10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均有所增长;续期业务止跌回升。
历经2016、2017两年转型,新华保险回归保险本源,彻底甩掉趸交保费,初步建立续期拉动模式。原保险保费收入也再度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市场排名企稳回升。
但转型之中也有阵痛,新华保险丧失了部分市场份额。万峰在一次新华保险开放日表示,公司拟对早前的5年发展计划进行修改,将以稳健经营为发展主基调,尽快提交新的调整规划。2018年,新华保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超1200亿元创历史新高。
在业内看来,在整个行业拼力竞争市场份额之时,万峰带领新华保险主动缩减规模,归回保险保障本源,其压力之大可窥一斑。
2019年1月16日,新华保险发布公告称,万峰因个人年龄原因辞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及其他一切职务,辞职自2019年1月16日生效。
万峰在临别致辞中写道:“在新华人寿的这几年,自己做了一些职责所系、力所能及的工作,成效如何尚待市场和历史的检验。我深知,受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更受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局限,这几年的工作与股东的要求、与员工伙伴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
新华保险在公告中评价万峰“勤勉尽责、锐意进取,推动本公司转型发展,有效提升本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
03
欲救鼎诚人寿出泥潭,上任一年多即离开
告别新华保险,万峰最终选择了鼎诚人寿。与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不同,鼎诚人寿是一家仍未脱离亏损泥潭的中小险企。业内人士认为,万峰的到来,或有帮助鼎诚人寿重生之意。
2019年4月,银保监会核准万峰担任鼎诚人寿董事的职务,并于5月23日核准其担任鼎诚人寿董事长。2019年6月10日,原新光海航人寿名称及法定代表人正式变更,该公司名称变更为鼎诚人寿,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为万峰。
鼎诚人寿前身是成立于2009年3月份的新光海航人寿,是一家全国性合资寿险公司。而新光海航人寿由海航集团和新光人寿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5亿元。回顾过去,股东增资一度僵持近七年,被暂停开展新业务三年,偿付能力充足率跌为负数。
随着万峰的加盟,鼎诚人寿各方面出现好转。2019年2月份,鼎诚人寿被暂停增设分支机构及开展新业务的行政监管禁令获解除;人事方面,万峰昔日爱将刘起彦、王文祥等也相继进入鼎诚人寿,担任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等要职,鼎诚人寿高管团队完成“换血”;2020年5月底,鼎诚人寿公告称,拟增资7.5亿元,将注册资金从12.5亿元提高至20亿元。若增资获批,或能进一步推动鼎诚人寿的发展。
近年来,健康险不断迎来政策利好。万峰将发力健康险,通过续期拉动保费增长的模式带到了鼎诚人寿。
“大力发展定价率不高的健康险,将有助于改变利润结构,改变公司对投资收益的依赖。”在一次保险大会上,万峰表达自己对寿险行业发展的判断。万峰认为,随着行业转型深入,理财型业务、趸交业务仍将继续萎缩,而健康险业务仍将维持快速增长态势,只不过受累于2018年首年保费颓势,2019年保费增长难言乐观。
2019年,鼎诚人寿健康险业务的保费收入约为1557.1万元,较2018年的1486.4万元新增70.7万元,同比增长4.76%。
掌管鼎诚人寿一年多后,万峰向鼎诚人寿提出申请退休,并且向董事会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职务。
此举令业内不解,掌管鼎诚人寿仅一年有余,万峰为何匆匆离职?如果是因为年龄离开,又何必选择在退休时接管鼎诚人寿?
2022年6月,银保监会官网披露了华泰保险集团6位董事的任职批复情况,万峰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