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降水持续6天 70市县拉响警报广东气象部门有序应对暴雨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4-26 01:37

  8月27日以来,受季风低压影响,广东省出现持续6天的强降水,各地先后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其中惠州、汕尾、揭阳连续3天出现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截至9月2日12时,据广东省民政厅统计,全省有29个县(市、区)受灾,受灾188.19万人,转移避险20.23万人。在与暴雨的6天较量中,广东省先后有70个市、县级气象部门启动气象灾害(暴雨)应急响应。各级气象部门提前研判、科学决策,有条不紊全力应对。

  惠州:24小时破极值 红色预警持续近65小时

  8月27日至31日,惠州市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这是广东省和惠州市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极端的一次降水过程,刷新了全省最大过程雨量和最大日降雨量,成为“双料冠军”。惠东县高潭镇过程最大雨量1394.6毫米,刷新2005年6月18日到24日龙门县保持的最大过程降水量1330.2毫米的纪录;最大日雨量1056.7毫米,创下中国大陆非台风降水日雨量极值。全市气象部门积极应对,自8月30日1时37分起发出最高级别的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直至9月1日18时32分解除,暴雨红色预警已持续64小时55分。

  8月31日5时,坐在电脑前的惠州市气象局预报员陈芳丽表情凝重。此时,惠东县高潭镇的最新气象数据显示,24小时雨量已经达到1056.7毫米。预警信号已“升无可升”,但雨却没有停的迹象。

  针对此次特大暴雨过程,惠州市气象部门早准备,早预报,积极响应,提前预警,全力应战。市、县气象部门全力坚守预报服务第一线,各部门严阵以待、连续作战。气象部门联合市园林、安监、农业、国土等部门发布暴雨防御消息,提醒防范持续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城乡积涝、山洪、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同时,利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手机短信、电梯卫士等渠道,以及东江传媒网、今日惠州网等社会媒体,广泛发布暴雨预报预警服务信息。“惠州天气”微博参与广东省气象局“和声团”矩阵宣传,积极转发惠东灾区抢险救援公告及周边受灾地市救援信息,强化互动交流,有效科普暴雨灾害防御知识。

  31日19时,白盆珠水库超汛2.45米,泄洪洪峰即将到达惠东平山、白花,形势十分严峻。10分钟后,驻扎在惠东县三防办的市气象、水文部门专家组针对最新雨情、水情、汛情综合研判,向副市长和惠东县委提出“下调泄洪流量或关闭泄洪闸,减轻下游压力”的建议。20时,通过省市县三级气象、水文部门反复研判,三级政府反复沟通确认,决定从21时开始,关闭白盆珠水库泄洪闸。22时,水文平山站、白花站水位上涨速度逐渐放缓,为前线救援队伍创造了有利条件。

  汕头:精准预警 为防灾自救赢得先机

  8月29日20时到9月1日8时,汕头市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全市平均雨量243毫米,最大降雨量达446毫米。对此,汕头气象工作者精细预报、精准预警、精心服务。

  早在8月26日,汕头市气象局就指出:27日到30日,全市将有持续性强降雨过程,需注意防御强降雨及其次生灾害。

  29日,随着强降雨步步紧逼,全市多个自动站累计雨量超过100毫米。15时,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应急响应命令,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四级应急响应;次日,升级为三级应急响应。

  “未来降雨强度有多大?”“持续时间有多长?”“哪些地质灾害隐患点会受影响?”全市气象部门严密监测,缜密研判,上下联动,开展分时段、分区域降雨量的精细预报工作,每小时滚动发布最新降雨情况,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展防汛救灾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科学决策依据。同时,市气象局还加强与市国土局的会商,共同发布汕头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做好地质灾害防御气象服务。

  在此次气象服务过程中,作为公众气象服务的前沿阵地,有着29.1万粉丝的“汕头天气”官方微博同步关注最新天气动态,不失时机进行科普宣传。整个暴雨天气过程,共发布微博109条,线上线下共同聚焦气象公众服务。除此之外,“汕头气象”微信群、汕头气象信息网、12121应急气象电话等,也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一个个预警信号发往全市各地,一条条天气短信送达千家万户,预警服务不乱方寸,上下指导井然有序。(张宏伟 杨群娜 陈文 赵娟)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